绿色食品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优质和环保的综合技术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核心标准:
一、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进行严格监管,涵盖:
空气质量:监测污染物浓度,保障生产环境清洁
水质标准:包括农田灌溉水、畜禽养殖用水及渔业水质量,需符合无污染要求
土壤环境:通过土壤检测确保无污染,支持有机肥料使用和生态种植
二、生产过程标准
规范生产活动,禁止使用有害物质:
投入品限制:禁用化学合成农药、肥料、兽药等,推广有机肥、绿肥及生物防治技术
生产操作规范:需遵循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确保过程科学、合理
卫生安全要求:部分指标严于国家标准,禁止高温油炸食品、纯净水等产品的申报
三、产品标准
对初级农产品和加工产品设定严格指标:
感官要求:色泽、气味、质地等需符合优质标准
理化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不得超过规定限值
生物学指标:如农药残留检测结果需符合无污染要求
四、包装和储运标准
保障产品全程安全:
包装材料:优先选用可循环、可降解材料,防止二次污染
储运规范:需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避免高温、潮湿等环境对品质的影响
标志管理:规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通
补充说明
技术等级划分
绿色食品分为 AA级(无化学合成投入品)和 A级(限量使用化学合成投入品)两个等级,AA级标准更严格。
适用范围
目前涵盖粮油、水产、果品、饮料、茶叶、畜禽蛋奶等13类食品。
认证要求
需通过产地环境监测、生产过程审核、产品质量检测及包装运输规范等环节认证。
通过以上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既保障了食品安全与营养,又兼顾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