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电动自行车领域迎来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这一新国标的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电动车进行了多项调整,包括增加重量限制、取消脚踏要求、强制安装北斗定位系统以及鼓励配备后视镜等,这些改变极大地提升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
主要变化
取消脚踏要求
新国标取消了电动自行车必须具备脚踏骑行功能的规定,这一调整反映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因为大多数用户并不使用脚踏功能,反而倾向于拆除。现在,生产企业可根据车型自主决定是否安装脚踏,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车型选择。
放宽重量限制
新国标将铅酸电池车型的重量限值提高至63kg,使得车辆能够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从而将续航里程从40公里提升至70公里,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鼓励安装后视镜
新国标不仅延续了2018版标准中企业可自行设计和安装后视镜的规定,还进一步强调了后视镜的重要性,鼓励安装以保证行车安全,并明确指出后视镜不计入整车宽度。后视镜有助于骑行者观察后方情况,减少盲区,提高骑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集成北斗定位系统
新国标要求电动车必须安装北斗定位系统,以消除安全隐患。北斗系统可以方便用户了解车辆的相关信息,并且在车辆丢失时,可以通过北斗定位快速找回。
过渡期安排
生产研发周期及库存消化需求:
厂家需在2025年9月1日前完成过渡。
销售端过渡期:
销售端的过渡期则延长至2025年12月1日。
其他注意事项
防火阻燃性能:
新国标提高了电动车的防火阻燃性能,对电动车的线束、塑料件等关键部件进行了明确,并限制塑料件的重量不超过整车重量的5.5%,以减少火灾事故。
制动性能和电机:
新国标对制动性能和电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骑行更安全可靠。
限速器:
新国标对限速器进行了改进,防止其被轻易改动,确保车辆速度不超过25km/h。
未来展望
新国标的实施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一次全面的洗牌和升级。企业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消费者来说,新国标将带来更安全的骑行体验和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