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出生于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以下是其主要生平和成就的总结:
一、生平经历
早年与科举 贺知章自幼展现文学才华,16岁中进士,26岁任国子四门博士,是浙江历史上首位状元。 开元十年(722年)参与《六典》《文纂》撰修,后迁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等职,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人称“贺监”。
政治与性格
为人旷达不羁,以“清谈风流”著称,晚年更纵情山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他性格率直,曾因直言敢谏改任工部侍郎。
晚年与隐居
天宝三年(744年)因病请求归隐,唐玄宗赐鉴湖一曲,赠诗《送贺知章归四明》,并命百官饯行。他于当年底病逝,享年86岁。
二、文学成就
诗歌风格
以绝句见长,风格清新潇洒,代表作包括《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和《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与李白、张旭等并称“吴中四士”“饮中八仙”。
书法造诣
擅长草隶,被誉为“当世称重”,代表作《龙瑞宫记》石刻现存于绍兴,书法风格古朴雄浑。
三、历史影响
提携后进
举荐李白为翰林学士,助其成名,成为唐代文坛重要推手。 与王昌龄、颜真卿等交好,对盛唐文化繁荣有重要贡献。
文化象征
其“四明狂客”形象成为唐代文人放浪形骸精神的代表,被后世文人传颂。
四、遗作与纪念
诗集: 《全唐诗》收录其19首诗,另有《奏文》2篇及补遗碑刻。- 遗迹
贺知章以诗文传世,以书法留名,其人生经历与艺术成就共同构成盛唐文化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