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动车新规定主要围绕安全性能提升和分类管理展开,核心内容如下:
一、技术标准升级
最高车速 :由20公里/小时调整为25公里/小时;整车质量:
上限从40公斤提高至55公斤;
电机功率:
要求400瓦以上;
脚踏骑行功能:
必须配备可人力驱动的脚踏装置,以划清与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界限;
防火性能:
新增阻燃和防雨涉水要求。
二、车辆分类与资质
非机动车属性:
新规明确电动自行车为非机动车,无需驾照和强制保险,但需遵守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超标车辆处理
- 过渡期政策:
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4月14日期间上牌的旧标车可继续使用,但需办理临时号牌;
- 淘汰机制:2019年4月15日后,未达标车辆将禁止上路,设置3年过渡期逐步淘汰;
- 处罚措施:驾驶无牌超标车将扣12分、罚款200元,无证驾驶则面临拘留等处罚。
三、市场管理措施
生产标准:
禁止生产不符合新国标的非标电动车,消费者可要求退换;
销售规范:
2019年4月15日后不得销售旧标电动车,商家需清理库存;
检测认证:
电动车需通过3C认证,消费者可扫码检测或投诉维权。
四、其他要求
电池管理:电池电压不得超过48V;
防篡改设计:新增防篡改要求,保障车辆安全性。
总结
新规通过提高技术标准、明确分类管理及强化市场监督,旨在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规范交通秩序。建议车主提前检查车辆合规性,避免因超标被处罚。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