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财富与吉祥的神祇,其形象与信仰体系较为复杂,主要分为道教赐封和民间信仰两大类:
一、道教赐封财神
赵公明(正财神) 道教核心财神,掌管财富与好运,常以黑面虬髯、骑黑虎形象出现,明清时期成为主流财神。
范蠡(文财神)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商人,以聚财散财、经营有道著称,被民间尊为文财神,象征智慧与财富。
关羽(武财神)
三国时期武将,因忠义和商业才能被尊为财神,商家多以关公为护佑之神。
福禄寿三星
三位一体财神,分别代表福气、禄位与长寿,常与喜神并列供奉。
二、民间信仰财神
五路财神
- 赵公明(正财神):主司天下财运
- 范蠡(文财神):象征财富与经营智慧
- 关羽(武财神):兼具忠义与招财能力
- 比干: 商朝忠臣,因直言被害后化为财神,代表清廉与正义 - 五显财神
其他财神 - 文财神刘海财帛星君:
主招财纳福,常与福禄寿三星同供奉
- 武财神钟馗:虽以驱邪闻名,但民间也将其视为财神,象征驱邪纳福
- 准财神刘海蟾:传说能点石成金,民间信仰中地位特殊
三、财神信仰习俗
接财神:正月初五(破五)是重要节日,商家祭财神祈求开业大吉,民间有“迎财神”“送穷”习俗
供奉形式:商家多供奉木版神像,普通家庭则悬挂财神画或摆放财神摆件
精神象征:财神不仅是财富象征,更代表诚信、智慧与吉祥如意的生活理念
财神信仰融合了民间对财富的追求与道德理想,不同地区、行业存在差异,共同构成中国丰富多彩的财神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