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是两种常见的编码器类型,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位置信息记录方式
绝对值编码器 能够记录旋转设备的绝对位置,即使断电后重启,仍能保持当前位置信息。其码盘上不同圆周分布多个光栅,每个位置对应唯一二进制码,实现“掉电保持”功能。
增量式编码器
仅记录相对位移(如转了多少圈),断电后需重新校准或使用外部计数器恢复初始位置。其输出通过脉冲数量表示位移,无法直接提供绝对位置信息。
二、结构与成本
绝对值编码器: 结构复杂,需多个光栅和传感器,制造成本较高。 增量式编码器
三、抗干扰性与可靠性
绝对值编码器:因编码信息独立于旋转方向,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
增量式编码器:易受电磁干扰影响,需额外电路处理零点校准。
四、应用场景
绝对值编码器:
- 需高精度定位的场景,如数控机床、机器人导航、航空航天设备等。
- 需要“掉电保持”位置信息的设备,如自动门、货架定位系统等。
增量式编码器:
- 通用旋转运动控制,如电机转速测量、普通机械设备的位移反馈等。
- 高速旋转场景,因结构简单且响应快,适合连续运动控制。
五、其他差异
输出信号:绝对值编码器直接输出二进制码、BCD码或格雷码,增量式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信号。
速度性能:绝对值编码器因需处理更多状态信息,速度性能略逊于增量式编码器。
综上,选择哪种编码器需根据具体需求权衡:若需高精度且位置信息长期有效,则选绝对值编码器;若为低成本、高速度的位移控制场景,则增量式编码器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