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业务许可证是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非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书,旨在规范支付服务市场,保障金融稳定。以下是关键信息总结:
一、基本定义与法律依据
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核发,适用于非金融机构开展支付业务。该证明确许可的业务类型、覆盖范围及有效期。
二、申请条件
机构资质 必须是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注册资本
- 全国范围:≥1亿元人民币(实缴货币资本)
- 省内范围:≥3千万元人民币
出资人要求
- 主要出资人需连续2年提供支付或电商信息处理服务且盈利,最近3年无支付业务违法记录。
人员与制度
- 需配备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建立反洗钱、风险控制等制度。
其他要求
- 营业场所、安全保障措施完善,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记录。
三、业务范围
分为两类:
第一类: 支持账户管理、转账结算、代收付等基础支付业务; 第二类
四、办理流程
需提交公司章程、财务报告、业务可行性报告等材料,经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审查后核发。
五、有效期与续展
许可证有效期通常为5年,需定期续展。例如2017年央行曾对93家支付机构进行续展。
六、法律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
该证是支付机构合法开展业务的必备资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从事支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