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概念
像素与分辨率 像素是图像传感器上的感光元件数量,直接影响图像清晰度。分辨率通常以“宽度×高度”表示(如4000×3000),单位为万像素(如1200万)。需注意有效像素与最高像素的区别:
- 最高像素:
传感器实际感光像素数;
- 有效像素:经镜头变焦后实际用于成像的像素,两者数值可能不同。
感光元件 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目前主流类型为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后者因成本低、集成度高成为主流。
二、构成部件
主要组件
- 镜头: 负责光线聚焦,不同焦距适应不同场景(如广角、长焦); - 感光元件
- 快门:控制光线进入时间(秒级,如1/1000秒冻结动作);
- 光圈:调节进光量并影响景深(f值越小景深越大);
- 液晶屏:实时显示画面,部分型号支持触摸操作;
- 存储介质:存储拍摄的图像(如SD卡)。
其他关键部件 - 模/数转换器(ADC):
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
- 微处理器(MPU):处理图像数据;
- 电池:提供电力支持。
三、基础参数
传感器尺寸 - 全画幅(36mm×24mm):画质最佳,噪点最少;
- APS-C(24.9×16.6mm):兼顾画质与便携,成本较低;
- 半画幅:介于两者之间。
画质与像素关系
像素数量并非越高画质越好,需结合传感器尺寸。例如,1460万像素的APS-C传感器画质可能优于240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
四、基础操作
模式选择
- 自动模式: 自动调节参数; - 手动模式
- 专业模式:适合摄影师精细控制。
对焦与构图 使用取景器或液晶屏构图,通过相位对焦或对比对焦锁定主体。
拍摄技巧
- 快门速度:1/500秒以上冻结动作,1/30秒以下拍摄动态模糊;
- 光圈优先:大光圈(如f/1.8)突出虚化背景,小光圈(如f/16)增强景深。
五、存储与后期
存储格式
- RAW: 保留原始数据,画质最佳但文件大; - JPEG
- TIFF:高分辨率,多用途。
后期处理
可通过电脑软件(如Photoshop、Lightroom)调整色彩、对比度等。
以上内容为数码相机的基础框架,实际使用中需结合具体场景和需求调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