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九日杜甫去年登高赏析

59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注释

“去年”与“今日”:通过时空对比,强化物是人非的感慨。- “白发”与“黄花”:白发象征衰老,黄花(菊花)代表高洁,二者对照突出生命轮回与时光流逝。- “世乱”“路难”:暗指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反映诗人漂泊无依的境遇。

二、艺术特色

时空对照:

首联通过“去年”与“今日”的对比,奠定全诗悲怆基调。2. 意象选择

- 自然意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767年夔州登高诗),营造萧瑟秋意。 - 人事意象:如“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770年杜甫作品),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

情感表达:

- 个人层面:通过“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感,展现垂暮老人的心境。 - 社会层面:隐含对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的哀思。

三、历史背景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漂泊夔州期间,正值其政治失意、生活困顿之时。夔州地处长江三峡,猿猴啼鸣、江水奔涌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烘托悲秋氛围。

四、文学地位

被誉为“七律之冠”,与王维《山居秋暝》并称“王杜”。- 开创了将个人遭遇与时代哀思融合的抒情范式,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通过《九日》,杜甫不仅展现了卓越的艺术造诣,更以诗史价值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个人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