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几种较为可信的解释:
起源于元朝
元朝末年,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传递消息困难。军师刘伯温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起义成功后,朱元璋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起源于唐朝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此时的“胡饼”已与现在的月饼无大异。
唐朝初年,中秋节正式形成,月饼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因为过节不可能只是赏月,肯定要有贡品祭月、食用,那圆圆的胡饼自是最佳选择。
起源于周代
中秋节吃月饼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源于民族拜月的仪式。相传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人们以月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们再分切月饼,按照长幼顺序分食,据说可以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
起源于明朝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明朝,当时民间有一种“月饼起义”的民间运动,后来被清朝政府镇压,于是民间就通过吃月饼来纪念这场起义。
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综合以上几种说法,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朝末年,与朱元璋联合起义传递消息有关,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传统节日食品。唐朝时期,月饼已经成为节日食品,并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