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59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直接法

直接法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具体项目为编制基础,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别列示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现金流入: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1.16%+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 现金流出: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1.16%+其他业务支出+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 计算公式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sum \text{现金流入} - \sum \text{现金流出}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取得的现金等。

筹资活动现金流

- 包括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等。

二、间接法

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非现金项目和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变动:

调整项目

- 加上折旧与摊销(D&A)

- 减去应收账款增加额(ΔAR)

- 加上应付账款增加额(ΔAP)

- 考虑存货变动(ΔINV)等

计算公式: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text{净利润} + D&A - \Delta AR + \Delta AP - \Delta INV

$$

该方法需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变动进行调整。

三、其他注意事项

数据来源:

需收集总账、明细账、银行对账单等原始凭证

方法选择:

- 直接法适合现金流波动较大、会计信息系统完善的企业

- 间接法适合数据获取较易、信息系统有限的企业

审核与调整:

-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应一致,差异需检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变动、固定资产清理等特殊项目

- 需注意汇率变动对现金流的影响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状况,辅助财务分析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