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涉及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资源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主要危害的详细分析:
一、空气污染
有毒气体排放 烟花爆竹燃烧时释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以及金属氧化物粉尘(如硫化钾、碳酸锂等)。这些物质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气管炎等疾病,严重时导致哮喘、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光化学烟雾与酸雨
部分烟花爆竹中的金属盐(如硝酸钡、碳酸锂)燃烧后形成光化学烟雾,降低能见度,并产生酸性小液滴,导致酸雨,腐蚀建筑物和植被,破坏土壤营养。
二、火灾与爆炸风险
易燃易爆环境
冬季干燥、农村及城区人口密集,未熄灭的烟火易引燃秸秆、居民房屋、加油站等易燃物,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非法生产隐患
假冒伪劣烟花爆竹因工艺不达标,易发生低炸、筒炸等意外,对燃放者和旁观者造成严重伤害。
三、噪音污染
分贝超标
烟花爆竹爆炸产生的噪音通常超过135分贝,远超人类可承受范围(夜间需控制在45分贝以下),导致听力损伤、耳鸣,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心理影响
持续高分贝噪音干扰睡眠,使老人、病人及儿童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
四、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物质消耗
生产烟花爆竹需消耗矿物资源、化工原料及纸张,燃放后产生大量废弃物(如鞭炮碎屑),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环卫负担
需大量人力清理燃放后的垃圾,占用公共资源。
五、人身伤害
直接损伤
烟花爆竹易炸伤面部、眼睛、手部等暴露部位,造成急性外伤、残疾甚至死亡。
中毒风险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刺激呼吸道引发气管炎等疾病。
六、社会管理问题
违规行为处罚: 非法生产、销售、运输烟花爆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需承担法律责任。 公共安全风险
建议:在禁放区域内遵守规定,选择安全燃放方式(如电子烟花),共同保护环境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