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取代了之前的《民法总则》。因此,关于《民法总则》的司法解释应当参考《民法典》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
民事主体
胎儿的权利:《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监护权
监护人的撤销:《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调解和再审
民事调解书申请:新民事诉讼法中对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没有明确的时效规定,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时效期间为六个月。
执行工作中的债务利息计算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规定,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这些内容是根据《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整理的,具体的法律适用和解释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参考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