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平案是通过以下关键步骤被揭露的:
一、案件关联的初步发现
涉黑团伙排查
2019年4月,新晃县公安局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抓获杜少平等7名涉黑人员。在审讯过程中,杜少平供述了2003年杀害邓世平并掩埋尸体的犯罪行为,但当时因证据不足无法立即破案。
线索分析与转机
同案人员罗光忠在审讯中指认邓世平的遗体被埋藏于新晃一中操场,警方随即展开调查。
二、关键证据与身份确认
DNA鉴定
2019年6月20日凌晨,警方在操场挖掘出人体遗骸,经怀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DNA鉴定,确认该遗体为2003年失踪教师邓世平。
时间线还原
根据供述和现场证据,案件发生于2003年1月22日,杜少平与罗光忠将邓世平杀害后掩埋于操场,后用铲车填平土坑。
三、案件侦破的推动因素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该行动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促使警方加大了对涉黑团伙的打击力度。
内部举报与供认
一名匿名举报信引发警方注意,结合杜少平的同伙供述,案件进入突破阶段。
四、案件后续处理
法律制裁
2020年,杜少平被判处死刑,案件告破。经审理,法院认定其犯有故意杀人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多项罪名。
社会影响
该案因时间跨度长、手段残忍引发广泛关注,被称为“操场埋尸案”,成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典型案例。
总结
杜少平案的发现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专业技术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精准排查、科学鉴定和依法办案,16年沉冤得以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