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他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包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一、生平背景
家庭与早年经历 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幼年丧母,父亲曾任黎元洪秘书,后抑郁去世。他自幼随继母接触戏院,戏剧兴趣由此种下。
教育与创作起步
- 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参与南开新剧团活动,1925年加入并成为骨干。
- 1928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大学毕业前夕创作《雷雨》,次年发表并引起强烈反响,奠定其戏剧地位。
二、艺术成就
代表作品
- 《雷雨》: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通过家庭悲剧揭示社会问题。
- 《日出》《原野》《北京人》:三部曲展现旧社会群像,推动话剧艺术发展。
戏剧特色
- 以悲剧人物为核心,如《雷雨》中的周朴园、《日出》中的陈白露,塑造性格复杂、命运多舛的角色。
- 结合中国古典戏曲与欧洲戏剧表现手法,形成独特叙事风格。
三、社会影响
文学地位: 与鲁迅、郭沫若等齐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开拓者。 戏剧教育
四、个人生活
婚姻与情感:结过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郑秀因长期患病去世,后与王昭君、孙萍结婚。
晚年与逝世:1996年因长期疾病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曹禺的作品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其对中国话剧的贡献被学界广泛认可。